现象:某会议室空调为低速体系,室内噪声较大,影响运用。
原因:
1)空调机房与会议室相邻,在吊顶上边空调风管进出机房时的穿墙洞未堵,使机房噪声传入室内。
2)空调箱的才能超过规划规则,实际风量简直规划的2倍,致使干管风速达11m/s,而支管特别是散流器喉部风速也达6~7m/s,所以发生附加噪声。 3)机组的绷簧减振器欠好,有一些振荡噪声。
对策:
1)在本楼层内特另是接近请求低噪声的房间设空调机或风机时,应选用双级防震措施,即在混凝土基墩下设沥青软木作第一级防振;第二级为在空调箱的下边设绷簧或橡胶减振器。
2)改大风机的皮带轮,使其转速下降,风量削减。
3)将吊顶上穿墙纪洞悉数堵紧密,使其不串音。
孔洞和缝隙对隔声的影响。
(1)开孔的面积的影响
开孔的方位和孔的深度不变时,开孔面积越大,对隔声影响越大。例如在100mm厚矿渣空心砖墙的中心方位上,若有一个孔径为30mm的孔,则此墙的均匀隔声量从40.4dB降到36.5dB;若孔径为50mm,则均匀隔声量下降到34.8dB。
别的:150mm厚的振荡砖墙的均匀隔声量为43dB,若该墙上有100mm长,5 mm宽的缝,则均匀隔声量降到36dB,而且从低频开端就显着下降。
(2)孔、缝深度的影响
孔和缝的面积,方位不变,对不一样厚度墙板的均匀隔声量的影响是不一样的,即薄墙的下降值比厚墙的大。
(3)孔、缝方位的影响
孔和缝的面积、深度不变时,在墙的中心对墙隔声量影响较小,在两墙相交的棱线上。影响较为明显;在三面相交处,如室内的顶棚与两墙相交的墙角处,对隔声量的影响最大。
从上述可知,孔、缝对隔声量的影响很明显。因而,有必要穿过房屋结构的管线,应该在墙的孔处加套管,待管线等穿往后,以超细玻璃棉等多孔资料将管与套管之间的缝隙填死,以避免下降墙的隔声量。如240mm厚砖墙上开孔为600×400mm,该墙的原隔声量为47dB, 开孔后降到19.6dB,当也内填塞了2.11kg超细玻璃棉以后,该墙的均匀隔声量为37.1dB。
某些墙体抹灰后,墙的隔声量有显着增加,这并非完全是抹灰层的作用,面是原有墙体砌缝不严,漏声的细缝小孔被填实的成果,实际上抹灰层自身的隔声作用是不大的。